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

湖南辰溪县:“阳光增收”项目,照亮困难残疾人增收路

“王大姐,这是您家的50只鸡苗、30只鸭苗和饲料,拿好喽!”“张大哥,鸭苗在这筐里,精神着呢!”近日,在船溪乡向家村村委大院里,欢声笑语,热热闹闹。一筐筐毛茸茸、叽叽喳喳的小鸡小鸭,一袋袋沉甸甸的科学饲料,正由县残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,一一送到早早等候在这里的农村困难残疾人手中。这充满生机的场景,正是湖南省辰溪县残联“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培训项目”最温暖、最实在的“毕业典礼”。

一份“希望”捧在手心

看着竹筐里活蹦乱跳、探头探脑的小生命,许多残疾人朋友脸上笑开了花,眼中闪烁着期盼的光芒。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份特殊的“礼物”,像捧着沉甸甸的希望。

“心里很开心!残联不光教我们真本事,还把‘本钱’都送到家门口了!”紧紧抱着分到的鸡苗筐的舒大哥激动地说。背着背篓地向大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:“家里负担重,一直想养点鸡鸭贴补家用,买苗买饲料的钱都凑不齐。这下好了,技术学了,鸡苗饲料都有了,就等着它们长大下蛋、卖钱,给家里添点进项!”这小小的鸡苗鸭苗,对他们这些行动不便、就业困难的农村残疾人来说,就是一份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增收盼头”。

送“技”下乡,授人以渔

这热闹、暖心的场景,一切得从县残联精心组织的“阳光增收”培训说起。

生活在农村的困难残疾人,自身有劳动意愿,却苦于身体限制或缺乏技能、资金,难以找到稳定的增收门路,这是残疾人朋友反映强烈的问题。“阳光增收”项目恰恰是为他们量身打造:发展庭院经济,投入小、门槛低,提供技术培训和“本钱”!

整个项目核心的是“授人以渔”。在物资发放前,县残联把“课堂”搬到了乡镇村头,请来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,为这些特殊学员从选苗、喂食、防病、庭院利用等方面,手把手教技术。

“专家讲得特别实在,都是我们一听就懂、回家就能用的‘干货’!”一位因腿脚不便很少出门的大叔说,“以前养鸡鸭全凭感觉,死得多、长得慢。这回学了防疫、配料,心里有底了!”培训不是走过场,而是真真正正让这些困难残疾人学到一门能在家挣钱的手艺。

帮扶不停步,做好后续服务

县残联后续会定期安排技术员上门或者电话回访,鸡鸭有啥问题,随时解答、随时帮忙,等鸡鸭养大、鸡蛋鸭蛋攒多了,也会积极帮忙联系销路,尽量让残疾人朋友的东西卖个好价钱,解决后顾之忧。

一筐筐小鸡小鸭被欢天喜地地领回了家,它们小小的身影,承载着农村困难残疾人自力更生、增收致富的大大希望。县残联这份“授人以技、助人以物”的“阳光”温暖,正实实在在地照进这些特殊家庭,帮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,一点一点地改善生活,把小日子过得更有盼头、更有滋味。

据了解,同样的发放现场也在船溪乡兵马冲村、安坪镇鸡鸣溪村上演着,此次培训共帮扶了9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。